首页  >>>  怒族研究  >>>   《怒族历史与文化》序
《怒族历史与文化》序
本文由 亚娜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08/6/24 18:49:30  

                                 《怒族历史与文化》序
                                                     亚娜
    此书稿成,瞩我写序。我不会写文章。但作为怒族的一分子,无论就工作性质,还是个人感情而言,我都义不容辞,故提笔写
此序。
    怒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怒族先民早在1800多年前就已居住在怒江和澜沧江两岸,是美丽富饶的怒江大峡谷的开拓者。只是由于自然及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怒族社会仍然保留着较为普遍的原始公社遗迹,其经济、文化依然呈现为古朴淳厚的原始面貌,具有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活化石”的特点。马克思曾说过:“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怒族也不例外,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巾,她的先民就不断地总结与自然和社会抗争的经验,创造出辉煌的历史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奇光异彩。
    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适应并改造环境,这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正基于此,怒族人民集千年的文化底蕴,面对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利用石、竹、木为代表的自然物.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壁耕农业”、溜索交通和独特的猎神文化,以及一整套科学指导生产和安排生活的物候历法。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手工艺品及其精湛技艺:“红纹麻布”色彩艳丽,图案丰富;“怒斯”精巧独特:转扇、挎包精彩绝伦……各种器具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而且怒族人民向来热爱生活、热情奔放,还创造了射弩、秋千、滑草、爬杆、顶竿、“怒球”、“虎熊抱石头”、下母猪棋、过溜等数十种游娱样式。所有这些.都凝聚了怒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
    此外,怒族的民间文学艺术同样也是其历史文化的精华之一。“你想知道我有多少歌,就去数数沙滩上的沙粒;你想知道我
有多少舞,就去数数山坡上的树叶。”这首民歌形象地道出了怒族人民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得益于山水所赋予的灵性,以艺术的
方式表现其所认知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反映出她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集中体现了怒族人民独特的艺术情怀和审美观念。有神圣庄重的《婚礼歌》、《猎神调》、《祈祷词》、《找土舞》;有轻松活泼的寓言笑话;也有小巧的乐器“达比亚”、“几味”及“独独比亚”……甚至于一苗’短章、一句谚语、一种舞步、一个音符,都无一不蕴含着这样的特质。斯大林说过:“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本质上的特点,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这些特点便是每个民族对世界文化共同宝库的贡献,补充了它,丰富了它。”
    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怒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科技、卫生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如同其他民族一样,翻了身做了主人的怒族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自己的历史文化。由于怒族先民没有文字,自古以来,怒族的历史文化均靠口耳相传、代代不息.这就决定了怒族历史具有“史随人亡”的特点。随着岁月的流失,古稀老人越来越少,原来精通历史文化的老巫师和头人更是凤毛麟角,怒族的历史文化也随之正在大量消失。在这种情形下,党和政府及时而有效地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挽救像怒族这样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同时,怒族及其他民族的学者们,也越来越关注怒族的现状与发展,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收集、整理和研究怒族历史文化及怒族本身,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赵沛曦女士和张波先生就是其巾的两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我作为怒族这一群体中的一员,感到万分高兴和由衷欣慰。因为这必将在推动怒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杠杆作用。
    赵沛曦女士、张波先生,1985年从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和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后,就一直从事着云南地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两位颇有造诣和成就的年轻学者。他们秉承严谨治学的作风,为写《怒族历史与文化》一书,多次深入到怒族地区,跋山涉水、走村串寨,进行田野调查,搜集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相关论著:,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对怒族的生存环境、人口及其分布、历史源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宗教道德、语言文字、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民族交往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客观系统地展示了怒族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实的方方面面。这种花大力气为人口较少民族---怒族著书宣传的精神的确难能可贵.让人敬佩。
    总之,《怒族历史与文化》一书,字数不多,篇幅不长,但题目鲜活灵动,快语新意,一题之下,直述一事,决不他顾或延伸。表述简明,自然流畅,可读性强。我想,这种用字简省而又切乎肯綮,只有建立在相当了解和研究怒族这一民族的基础上才能够做
到的。纵览全书,资料翔实具体,内容丰富全面.记述清晰明了,见微知著。
    写此序言,万千往事,历历在目而又难以言表。它让我再次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回到了少小依傍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
一事;回到了作为一名怒族儿女在党和政府的悉心培养下,一步步的从怒山到省城昆明、再到首都北京的漫漫求学之路:回到在家乡工作的日日夜夜……藉此书贞.略以感怀。

阅读次数:2131
发表评论:
现在有 0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怒族宗教信仰
 下一篇文章:怒族学会2007年工作总结暨2008年工作要点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