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怒族人物  >>>   邓前堆先进事迹
邓前堆先进事迹
本文由 怒族人民信息港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12/7/14 12:13:03  
邓前堆先进事迹
邓前堆,男,怒族,于1964年3月7日出生,1983年至今担任拉马底村乡村医生,于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拉马底村被怒江一分为二,一条一百多米的溜索是两岸村民来往的桥梁,邓前堆同志为给群众看病,28年来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溜索在怒江两岸往来,用坚守换来了百姓的健康。担任村医生以来,他全心全意,无私奉献,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本着对救命的信念、对职业的恪守,为拉马底村民治愈了数不清的病痛,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自1983年担任乡村医生以来,凭借精湛踏实的医术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横跨怒江,往来于索道两岸六个村民小组之间,为群众出诊治病解忧,二十八年来从未间断过。由于怒江大峡谷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这里崇山峻岭,地势险要,生活在石月亮乡拉马底村的六个村民小组的农户基本依山而居,这里交通不便,出行、看病、购买农资物品等极为不便,每当遇到看病求医,就成了村民们最为头疼的事情。
拉马底村卫生室坐落于怒江东岸,这里的驻村村医就是邓前堆,他每天在拉马底村卫生室坐诊,一旦接到病人的求助电话,就立即背上药箱、带上溜邦出发。往来于沿江两岸和崇山峻岭之间,由于地势险要路途遥远,有时候他出诊一次一个来回就得花上一天多的时间,有时如遇到深夜出诊,他还要独自过溜索、打着手电筒攀爬大山,即便是堂堂汉子,在荒野大山之中也不免越走越怕,毛骨悚然。记得有一次邓前堆在睡梦中接到电话,说老娃当村民小组的此友生在山中采石耳,不慎摔下悬崖,村民们闻讯将他找到,抬回家中已是凌晨三点。邓前堆急忙背上药箱,过溜、爬山,足足花了三个小时才赶到此有生家。耐心细致地对病人进行检查、诊断,未发现骨折、脱位现象。他对暴露的伤口进行止血、消毒、包扎处理后已是天亮了,他急忙赶回村卫生室上班。第二天接到这家的电话说病人情况很好,但他实在不放心,又爬了三个多小时山路,亲自前去查看,见病人确实没有危险,这才放下心来。
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医疗工作者— 乡村医生,收入微薄,工作强度大,但他十几年如一日,一直奋战在人民群众医护战线的最前沿。有的时候病人是可以直接到村里的卫生室去看病取药,但邓前堆考虑到他们带病出行极不方便,有的病人年事已高,出门看病路途遥远,存在不安全因素,所以很多时候,只要自己手中的工作能够完成他都会带上溜邦横渡怒江亲身前往村民家中为村民看病。在他从医的这十几年中,为村民看的大病小病无数次,排解顽疾无数,事事亲力亲为,身心力行,一直深受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
由于邓前堆同志工作出色,多次被上级部门表彰和授予荣誉称号:2004年,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实施世界银行第七个卫生贷款先进个人”;2006年被福贡县卫生局授予“2006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先进个人”;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被石月亮乡中心卫生院授予“优秀乡村医生”称号。2009年被评为石月亮乡优秀党员。2011年1月12日,他的先进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播出二次,引起了国内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邓前堆面对这些荣誉,十分珍惜。他说:“他为自己能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有用之人、可靠之人而感到无比自豪”。同时因为交通不便,沿江两岸没有桥,只有一条索道,只能靠着溜邦过往怒江两岸,邓前堆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沿江两岸能够架设一座跨江大桥,希望村组之间的道路好走一点,这样群众看病求医就方便多了。
阅读次数:41191
发表评论:
现在有 0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彭义良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