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怒族文苑  >>>   激流天堑一线连——怒江溜索漫谈
激流天堑一线连——怒江溜索漫谈
本文由 谭瑾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11/6/17 23:01:54  
激流天堑一线连——怒江溜索漫谈
谭瑾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因怒江而得名,作为这里最具标志性的风景——怒江,其激荡的水流似乎永远都在咆哮,给大江两岸的居民造成了一条天然的难以超越的沟堑。由于江流汹涌难以行船,两岸峭壁难以架桥,“过江”成了怒江地区的一个难题。但是,勤劳智慧勇敢的怒江两岸先民从来没有放弃过互相联系的梦想,即使是分隔两岸,激流凶险,也想尽各种办法来往。溜索,就是怒江先民在飞越怒江上的智慧结晶。当那一条条交融着智慧与汗水的蔑藤在怒江上架空悬吊起来时,两岸居民互相来往的梦想就此实现了,从此,溜索就成了怒江居民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一)独特的“桥”:怒江的风景线
怒族居住在怒江峡谷,山高水急,峭壁千仞,地形异常复杂,山路崎岖艰险,再加上怒族人口稀少且又居住分散,严重制约了当地交通及通讯的发展,其艰险及闭塞程度极为罕见,故有“老鹰见了调头飞,猴子见了也落泪”的说法。但怒族人民并没有望而却步,反而更加勇敢无畏地正视这一严酷的现实,并顺应特定的自然环境,发明创造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交通工具及方式。溜索,就是怒江极为特别与典型的一道风景线。匹河乡辖地分布于怒江两岸,两侧的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层峦叠嶂、危岩耸立、悬崖陡峭,河中水流湍急、汹涌澎湃,只有几处水势稍缓的渡口可以用木船摆渡,除此而外,其它地方既无法架桥,又不能涉渡,因此,在匹河境内,就有好几条溜索作为两岸居民往来飞渡的工具。匹河乡架究村的和大伯介绍说:“我们乡上以前在纳甲、窍究、棉谷、空通和瓦娃都有溜索,窍究和棉谷是最古老的溜索,用了很多很多年了,是我们的先祖那个时候就溜着的了,因为地方选得好,用起来方便,我们常常修整修整,所以可以用很久。不过现在没了,现在有桥了嘛,有些地方的溜索就不要了。现在只有空通和瓦娃还有溜索。一个是因为那里远,没有桥,二是还是有些人在溜着,因为用习惯了嘛,就不用走太远去走桥了。不过再过些年就不晓得还有没有了。”
1、遥远的传说与猜测
有关溜索的起源,大多怒江人认为溜索的发明灵感主要来源于蜘蛛织网。当地相传,清代一位诗人在走过索桥藤桥后写道:“术因蛛网得,想自鹊巢摅”。[2]贡山县也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捧当乡吉姆登村一位叫阿茸的怒族姑娘,聪明美丽,乐于助人。远古时候的怒族地区土地贫瘠,群山一片荒芜。奔腾的怒江阻碍了两岸怒族人的往来。有一天阿茸姑娘观看到蜘蛛织网之后,就模仿蜘蛛吐丝架网的方法,用当地的竹篾编制成非常牢固的蔑藤,请两岸善于射努的青年把蔑藤射连起来,于是发明了能够飞跨怒江的溜索。
然而,匹河乡人对于溜索的起源却有着自己的看法与猜测。根据匹河乡人大主席杨兴华回忆:“我家老人跟我说过,我们这里以前是原始森林,怒江两边的树木非常多非常大,树干好多都很粗的,两个人抱都抱不拢。有些树都长得伸到江里了。有些河口窄一点的地方,树木藤条的都长得搭在一起了,形成了一座天然的桥,怒江两边的人可以从那座天然的树桥上过江。不过后来树木砍了很多,有些老树也死掉了,就再也没有那种天然的桥了。所以我想溜索可能最开始就是仿造那些以前连在一起的树枝条条做成的。”
溜索的历史非常古老,其最初的发明与建造并无具体文字记载,各种传说的流传都是怒江人民对溜索的猜测与想象。从这些传说中,可看出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也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2、溜索的制造
溜索,又叫溜渡、滑索、滑溜等,是以前怒江各民族最原始、最具特色的代表性渡河工具。我国古代称之为“撞”,明曹学佺撰《蜀中广记》中所记载的“度索寻撞之桥”和《茂州志》中所述的“悬撞度索”,大抵即指溜索。关于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也有着种种传说。普遍认为是通过把蔑藤绑在箭上射过去的:砍来最坚韧的岩桑木,特地做了一张几个人才拉得动的大硬弓,在箭尾绑系了一跟长长的细丝线,几个小伙子一齐拉弓射去,终于把箭射到了对岸。对岸的人接到细线后,再用细线拉小绳,小绳拉粗绳,粗绳拖竹缆索。就这样,一座竹篾溜索桥架成功了。而另一个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则认为是通过溜索是通过抛石相连的:当初,沿江民众在两岸各选一个臂力很好的精壮男子,在钓鱼线上各拴一石头,两岸对抛,一旦拴着石头的两条钓鱼线在江中相钩连缠绕,就由其中一方把钓鱼线徐徐拉上岸,一方面固定钩连,一方面在鱼线上拴好又粗又结实的藤绳,再由另一方徐徐拉动,最后藤绳横贯两岸,并被固定在两岸的溜柱上,用木棍绞紧,即成溜索。另外,还有一种较为少听说的“漂流说”:在上游的江水转弯处,将绳索飘于水面上,靠江水的流动使绳索伸展开来,使另一端直达对岸。这需要对绳索的长度、江水的流速流向以及弯道的选择等做出准确的计算和测定。匹河乡政府人大主席杨兴华根据当地以前的一些老人的回忆介绍说:“我们这里以前架溜索的地点并不是随意选择的,除了要测量河流宽度,考察地形那些以外,还要搞仪式的,要向山神、河神、寨神祈祷,祈求平安,一帆风顺,少生事故。还要准备吃的和酒那些祭品。不过现在村里都没人会搞了。”
溜索有竹索、藤索、钢丝索。最开始的溜索是竹、藤索,用十多片竹、藤缠绕,精心编扭成手腕粗细的大索,十分结实,然后横拉于怒江之上,固定在两岸的大树、木桩或石崖上,即成溜索。一般分为平溜和陡溜两种。平溜为一股,两头稍高,中间少许倾凹,陡溜为两股,一来一往,一头高一头低,过溜时从高的一岸向低的对岸滑去。人们用溜梆,又叫溜板,作为辅助工具,沿竹索从空中滑过。最开始的溜梆是用蔑藤条做的,就是一条滑带而已,但是容易断也容易卡住。现在的溜梆是一块槽形硬木,一般都用紫柚木等坚硬且不易破裂的优质木材凿制而成,形同带柄的半边茶杯(约七八寸长),背面凿有两个对称的长孔用以栓绳。一般溜梆上都会拴着一条一尺多长的麻布带子,作为过溜索时连接溜梆和溜索的纽带。溜梆是过溜索的必备工具,匹河乡人说,以前的人人手必备一副溜梆。
(二)渡险江而人无畏:过溜索
李白当年作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过溜索之于攀蜀道,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过溜时,将溜梆卡住溜索,把一条一尺多长的麻布带子从溜梆孔中穿过,然后将带子捆住溜人的腰部、臀部各一道,然后再套在脖子上系好麻带,然后,双手握紧溜梆呈仰卧状,用脚一蹬溜柱,便顺势沿着溜索向对岸滑去,只听见耳边凉风嗖嗖,如风驰电掣,霎时即滑抵对岸。滑的过程中最好准备一瓶水,边滑边倒到连接溜梆与溜索的带子上,以免速度过快摩擦生热把带子烧断了。有时,即将到对岸时,因溜索稍有上倾,溜梆徐徐停住,此刻即需仰面朝天,手掣脚蹬一步步滑至溜桩解带上岸。平溜,又叫单溜,只有一根溜索,它基本平直,两岸索高基本一致,没有斜度,来往都可以溜。但这种方法比较吃力,因为溜索中段会自然下垂,开始是用脚一蹬的惯力滑行,滑至江心时会停止,就要手足并用攀至对岸,所以人溜滑至中段以后,还要借助四肢的力量,半攀半爬地向对岸滑行。陡溜有一来一往的两根溜索,倾斜度大约25度,靠着这一头高、另一头低的倾斜度,倏地一溜而过,互不影响。这种方法溜渡速度快,省力,但容易撞伤,需格外小心。尽管如此,怒族人不论男女老少均能自如过溜,甚至还能带人携物,其惊险程度和娴熟技能令人咋舌称道。
溜索虽然便捷,却充满了危险。最开始的溜索只是单股篾绳,没有其他任何辅助器具,全靠双手双脚吃力地攀爬,所以人、物坠江事件时有发生。后来用三股并成了一根直径约有10厘米左右的溜索,并创造出溜梆及安全带。到后来,蔑溜索变成钢溜索。但尽管如此,毕竟仅靠几根粗绳或钢索承担这么多人来来回回的摩擦与重力,溜索还是具有不牢靠性。几年前,福贡县马吉乡就有过钢索突然断裂的事故,正在溜索上那个15岁的少年,2秒钟不到就被漩涡遍布的江面吞噬了,连尸体都难以找到。几乎每年,都有村民落江身亡的悲剧发生,而那些技术还不够娴熟的人被卡在钢缆中间的情况就更普遍了。据匹河乡某些老人回忆,以前在一些重要的溜口还有专人管理,俗称溜官,专门负责检查溜索的磨损程度,评估是否需要重新修缮,以及帮助行人过溜索和救助被卡在中途的溜人。“溜索一般一年就要修一次,最多一年半,不然就容易断,容易出事情。一次最多也就过四人,过多了溜索就可能撑不起了,有危险的。技术不是特别好的人要有师父带的,在你后面跟着你溜,照看着你,尤其是你卡住了的时候就来帮忙推你。现在到没得溜官了,只是有那种外地来的想溜一下的话,就会请我们这点会溜的厉害的人带着克溜。但一般第一次的话最好是两个人带着溜,不然有些胆子小的溜到中间就吓的要死,动都不敢动,只能前面一个拉,后面一个推的把他带过去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为怒族人民修路架桥的同时,还将怒江、独龙江和澜沧江上所有的竹篾溜索换成了钢索,木溜梆也改为了铁滑轮,极大地保障了当地群众的过江安全。钢溜索的使用比蔑溜索更加方便与快捷,从安全性到速度都好了很多。据说,过一根长约300米的陡溜钢溜索的时间从开溜到停溜是18秒钟。就是说,人在溜索上的平均时速是60多公里,真正的是溜索比船快啊!溜索两头的固定点位置和溜索的长短松紧很关键,需要较为准确的设计,因为这关系到下滑与上冲恰到好处的倾斜度,而且得兼顾两岸。由于重力的作用,速度越来越快,当速度最快时,人也正地位于溜索的最低点,随后,人便借助惯性接着往上冲,快到终点冲力也差不多使完了。只见双向单行的两根溜索,在大峡谷之中,在怒江江面之上,写成了一个又一个的“X”,两岸往来,人行其上,还真能用“来如风,去如电”来形容。
总的来说,过溜索是需要勇气和充分的心理准备的。对于土生土长的怒江人来说,过溜索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第一次过溜索的情形永远都会烙印在心底难以忘记;而对于外地人来说,过溜索更是一种挑战,那一份经历将会让他永世难忘。
【个案1】鲁国璧《第一次过溜》[3]
过去人们常说,到怒江的外来干部,最大的考验有三件事,一是过溜,二是爬山,三是与群众“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三关闯过了,就能在怒江扎下根来。确实一点也不假,因为过溜这件事,对于外来干部来说,是一件闻所未闻的陌生事,它既是惊险刺激,也吓住了不少人。下面,就谈谈我的第一次过溜的难忘经历。
1971年5月的一天,我们县公安局和匹河乡的干部一行六、七人,到该乡瓦娃村下乡。去瓦娃的必经之道就是溜索。来到瓦娃溜索一看,怒江水汹涌澎湃、涛声隆隆,一根钢绳溜索呈“U”字形漂浮在怒江上空,真有点“铁索寒”的味道。我因为是第一次过溜索,心情特别紧张,也特别害怕,生怕出什么意外,掉进江里去。当看到别的同志在溜索上轻松地滑过去的时候,紧张的心弦才放松了一些,但还是有些害怕。因为是第一次过溜索,同行的同志们对我都十分关心。他们把我安排在中间,在我前面过去了几个,在我后面还有几个。我前面过溜索的是瓦娃村的党支部书记。把他安排在我前面过,就是怕我溜到溜索中间过不去的时候,他好拉我一把。在我过溜索之前,同志们反复向我交代过溜索的要领。绳子也是他们替我绑好的,而且检查了又检查,做到万无一失。在前面几个同志过溜索的时候,我看见他们为了减少木溜板与溜索的摩擦力,在木溜板前面绕上一小块蘸有水的破毛巾。轮到我过溜索的时候,我也如法炮制,在溜索前面绕了一小块蘸有水的破毛巾。我头朝下,刚一放手,木溜板就顺着溜索唰唰地往下滑动,把我送到了“U”字形溜索的最低处,也就是滑到了怒江的江心。由于木溜板下滑很顺利,我心里也踏实了很多。木溜板停止后,我两手用力开始往上爬。可是不管我怎么用力,木溜板就是不能前进一步。这时,我心里就慌了起来,看着身下滔滔怒江水在狂吼,而我则被吊在高高的溜索上动弹不得,时间一长不知道会出什么事。于是我就大喊大叫了起来。滑到我前面的那位支部书记,赶紧从溜索上退回来,滑到我身边拉我,我俩一齐用力,可怎么也移动不了半步。这时,他用力把我的木溜板往后推了一下,发现破毛巾卡在木溜板里了。他把破毛巾扯去,我俩一齐用力,终于爬到了对岸。事后,同志们告诉我,用蘸水的破毛巾,必须在木溜板前面放上一个用竹片编成的小圆圈,让它推着小毛巾前进,这样,破毛巾就不会卡在溜板里了。你没有那个小圆圈,破毛巾就会卡在溜板里,万一破毛巾把溜板卡翻,绳子一断,人就掉进怒江里去了,真危险!我听后吓了一身冷汗,感到十分害怕。就是现在回想起来,也还是有一些后怕。有了这次过溜索的经验,再加上以后用铁滑轮代替了木溜板,不需要别人帮忙,我也能自己过溜索了,而且还能拉上一些东西。
在县公安局工作的2年多时间里,我先后多次顺利地过了原碧江县境内的三条溜索。到了上世纪(20世纪)90年代,当我乘车到福贡,沿途看到我当年过溜索的几个地方,都已被人马吊桥所取代,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们的人民群众,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跨出了新的一步。
【个案2】戈阿干《溜索承载的怒江兵事——中国远征军归国轶事追溯》[4]
……在访问目击者时,福贡人民当年协助子弟兵,依仗篾片索道飞渡怒江急流的情景令我惊叹。平时流经福贡的怒江,仅能在冬春枯水季节通行一些小木筏,到远征军入境时,这些摆渡工具全派不上用场,人民群众只有靠竹篾索道把近8000名子弟兵从江西一个个安全送往江东。胡正生老人说,当时还没有钢丝溜索,只有编竹篾子溜索,远征军归来时,设治局按乡、保分配编制竹溜索,因为过江的人多,还编织不少竹箩箩,每个箩箩里可坐三五人;也有把若干根溜绳并排拉在一起,再铺上木板让让部队通过的。当时,他们村上的男女老少都参加了砍竹子、剥篾片、拧溜绳、编竹箩的繁忙劳动。阿克甲老人也讲,在他们的鹿马登哈哇村,起初拉了座由5根平溜并排、上边盖上木板的索道桥,但每根篾索用上半个月后就得更新.于是村民们又单独拧5根溜索扯在一起。让官兵们坐进竹箩里,由群众靠人力牵引一一拉到江东。……
(三)从溜索到吊桥:怒江交通发展历程缩影
怒江常常被西方人称为“上帝皱眉之处”,因为这里山高谷深,地形极其艰险复杂,山高坡陡,山与山之间又隔有湍急凶险的大江。但悬吊在怒江之上的那一条条溜索,却向我们展示了怒江地区的交往与发展,怒江人的智慧与勇敢。面对宽不过三四尺、窄得难容一只脚掌的“鸟路鼠道”,他们披荆斩棘开辟道路,因此在崇山峻岭之中,还盘旋着异常崎岖艰险的步道和驿道,不论男女老少,虽身背重负,仍能健步而行,如履平地;面对奔腾不止、汹涌咆哮的滚滚怒江,他们剥蔓扭绳制造溜索、搭建藤蔑桥,夏秋水涨之际溜索飞渡,晃走藤桥,[5]而冬春落潮之时,他们受小鸟脚踏木片漂游过河的启示,砍木挖槽做猪槽船过河;[6]悬崖绝壁之处,无路可走,可他们照样能攀藤附葛,借搭“天梯”而过[7]……这许许多多的不可思议的交通工具都被怒江人发明出来并用来克服路途险阻,与其他村寨或民族进行人际交往与物资交流。
正因为交通如此困难,因此,怒江地区历来把改善交通,加强交通建设放在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上。1912年,知子罗殖边队进驻知子罗后,提出在当时的管辖地区,包含今天的匹河,“开道路,办学校,兴商旅”的主张,把交通建设摆在第一位,但由于经费、技术、工具等问题未解决,这个主张未能实现。后从民国初碧江设治局到新中国成立前的30多年中,仅修了少数乡间人马驿道,交通闭塞的落后情况仍未得到改善。[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交通事业极为重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家财政还较困难之时,拨出专款,购买器材工具,无偿为各族群众建桥修路。经过30多年的辛勤建设,怒江交通普遍进行了修整改造,建设公路桥、人马吊桥,蔑溜索全部改架为钢溜索,铁滑轮取代了木溜梆。以福贡县为例,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改变溜索这种原始的交通工具,县人民政府于1957年组织了46人,[9]从剑川县把一条长170米,重500多斤的钢索,轮换着像耍龙一样,上高山,下陡坡抗运到子里甲,在那里的江面上第一次架起了钢溜索,以滚珠滑轮取代了木溜梆。1961年,随着怒江公路的修通,加速了沿江蔑溜改钢溜的步伐。到1986年,匹河乡原有的6处蔑溜全部改成了钢溜。
匹河乡1986年蔑溜改钢溜具体情况表[10]
顺序号
溜索架设点名称
所属乡、村
长度(米)
备注(单双股)
1
瓦娃
匹河乡瓦娃村
130
单股
2
子楞河
匹河乡瓦娃村
150
双股
3
腊未
匹河乡瓦娃村
130
单股
4
阿汗图
匹河乡瓦娃村
140
双股
5
棉谷
匹河乡棉谷村
130
双股
6
同坪
匹河乡同坪村
140
双股
现在,各种石拱结构、混凝土结构、石木结构的桥梁架设在各渡口要道上,使过去的“天堑”变“通途”,标志着千百年来怒江两岸各族人民冒着生命危险过悬空栈道、爬竹溜、乘猪槽船横渡江面的苦难历史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而永载史册。但是溜索——作为怒江交通史、人类交通工具史上的一个重要发明,却不会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在新的时代里,溜索依然存在,由于探险、旅游等新的项目为其赋予了新的生命。有些村庄附近就有溜索的话,逢年过节,就把溜索当做游戏和体育竞技的工具。你溜过来我溜过去,充满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别有一番风景。如今,溜索在某些地区已成了一项民族运动项目,挤进了民运会。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过溜索在竖起的两个高架之间表演。徒手过溜、负重溜、对溜,溜中放手、侧身、旋转及对溜时传递信物等,各种惊险、高超的花样令观者大开眼界,惊叹不已!如今,到怒江大峡谷看溜索、过溜,已成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开发的世上独一无二的旅游项目,吸引了无数游客。
“一江之隔
爱情
守望成执着的岸
我们用相思
拧成一条坚固的绳
系在彼此心间
于是
我们的梦想
在峡谷绝仞间
自由飞翔”[11]
这一首关于溜索的诗,完全看不到过溜索的惊险,只有过溜索的风情与浪漫。溜索对于怒江两岸的居民,是互相来往与运送物资的主要交通工具。在这条细细的绳索上,承载着两岸之间的亲情、友情与爱情,展现了怒江人不畏艰险征服自然的勇气与气概,是怒江人智慧与力量的结晶。
 


[1] 作者: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08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术因蛛网得,想自鹊巢摅”并未记载于古籍诗词之中,只是当地流传,作者不详。
[3]摘自鲁国璧:《第一次过溜》,载怒江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怒江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五辑,第183~185页,2009年版(内部资料)。
[4]摘自戈阿干:《溜索承载的怒江兵事——中国远征军归国轶事追溯》,载《今日民族》,2005年11期。
[5]藤篾桥也是怒族古老的交通设施之一,一般用五根肘粗的藤条平行地横拉在江河之上,并将两头固定死。两侧则由细藤条结成网状供人抓扶,然后又在最低的藤条上铺设木板或竹片让人下脚行走,顺桥一看,形如“V”状。因悬空于山谷及江河之上,且桥体柔软、重量很轻,人行其上,人动桥晃,越到中间,晃幅越大,不禁使人魂飞魄散。但怒族同胞仍然心平神定,如履平地,健步如飞。
[6]猪槽船最初时实际上只是一段一围粗、四五米长的木头而已,由过江者紧抱着进行泅渡,极不安全。后来为了减少危险,便将独木进行再加工、制作成有槽船。一般采用松木和冬爪木为材料,选取两三围粗的大树干,先将它的上下两面削平,然后将整段圆木砍削成两头略尖、微微上翘的梭子形,再用斧、锛挖凿出供人乘坐的凹槽,好像猪食槽一样,故而得名。它一般宽约0.8米、长约7米,一次可同时运送3~5人渡江。现在,在怒族民间,至今还习惯用竹木筏、“猪槽船”下江捕鱼或过江做事、运送货物等。
[7]天梯即在开不出路的绝险之地,用树枝、木棍、竹篾、藤条等物搭起的通道。
[8]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碧江县志》,第147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9]当时的县人民政府为碧江县人民政府。后碧江县撤消后,该地划归福贡县。
[10]该表整理自: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碧江县志》,第153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11]选自李贵明:《溜索(组诗)》,载《边疆文学》,2002年3期。
阅读次数:10855
发表评论:
现在有 1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忆 怒 乡
 下一篇文章:记忆中的原碧江县城知子罗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