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怒族研究  >>>   匹河岩画与怒族的关系
匹河岩画与怒族的关系
本文由 包秀芬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08/6/28 13:40:55  

                          匹河岩画与怒族的关系
                                                   包秀芬


    匹河岩画在怒江地区的岩画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每一个岩画点它反映和代表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艺术,不同风格的带有这一地区文化艺术内涵的岩画。它所反映和代表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文化内涵及表现的不同艺术技巧.不同的风格,从不同事物中,我们可以获取到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匹河岩画具有这一地区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和地区性。同时又带有一定的世界性。匹河岩面与国内、国外发现的同一时期的岩画,有着许多相近和相似的地方、各岩画内涵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出现时代差异.反映的是作者所了解和认识的事物和事情,代表这一地区人类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发展的水平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以各岩画表现的艺术技巧.风格,事物有一定的差异。匹河岩画的内涵是从简单化向复杂化发展,因此匹河各岩画内涵的这一种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代表的是这一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进步。匹河岩画为今天和将来人们研究这一地区古代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和保存了重要的线索资料,是这一地区保存的最好的实物历史史籍资料,它具有佐史,证史的作用和意义。
    匹河岩画创作者创作时他就有一定创作的目的,创作的时间和创作的条件。作者创作的目的,是想记录那时候有一些他认为十分显要的事物和事
情,不是随意而画。读懂了匹河岩画的内容,我们不但能知道作者创作的目的、意图和当时这地区发生了什么事情、掌握匹河岩画各点的创作时间,我们就能了解到古代怒江地区各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些信息。了解创作的条件,就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以及社会交往.我们可以看出各岩画点是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在技巧、风格和表现的事物都具有作者时期的特点。匹河岩画的创作跨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蒙昧原始时期和古代文明时期。是古代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
    匹河岩画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创作的。各岩画点的作者何其人也?我们今天难以知道,但是匹河岩画应该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创作这一点是没有凝问的。现存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说,是怒族先民阿红画的。怒族先民阿红是人们口碑传说,怒族先民阿红是一个人?还是部落的什么职?或者是部落首领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怒族在怒江地区历史最悠久.是怒江地区最古老的民族.怒族先民们在这一地区经历了他们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兴衰.创造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岩画发现和保存在怒族集中的匹河地区.说是怒族先民创作有一定的理由。岩画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人类长期频繁活动的地方,必然留下人类活动的痕迹,匹河岩画就是古代长期频繁活动在这里的人们留下的痕迹。从匹河地区保存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岩画,我们可以看出匹河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十分悠久和不间断。匹河岩画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痕迹,发现和保存匹河地区,特别是匹河岩画所只有的古代文化、艺术发展的连贯性特征,证明和说明了怒江地区人类礼会历史的悠久,由于发现和保存的岩画是不同时期创作,因此我们不可能肯定的说,匹河岩画是一个人所为,没有能活千万年不死的人。岩画虽然不完全是同一时期创作的,但是从技巧、风格及内涵中,我们可以发现匹河地区的岩画有一定的承续性  由于岩画有这种承续性.所以匹河岩画是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创作,它是这里人们社会历史文化创造、传承和发展的痕迹,是这里人们文化、艺术的创造,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见证。由于匹河地区至今都是怒族聚居的地方,岩画发现和保存在怒族人生活的地方,怒江的人们有传说岩画是怒族先民阿红所画.因此匹河岩画就是怒族先民创作。
    人们传说的绘制匹河岩画的怒族先民阿红是一个人吗?如果是一个人,也许岩画的其中一个点是由他完成的。由于他在怒族人民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而被怒族人民世代传承,并把所有岩画的创作都说成是阿红所为。如果阿红不是一个人名而是古代怒族部落的什么职位的称呼,宗教或者部落首领什么的,那匹河岩画是由担任这一职务的人创作的,这也完全有可能。古代由于社会历史的极限,文化、艺术的创作只能由少数人来完成和传承,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传承文化、艺术的人具有较高的智慧,能传承文化、艺术的人,在人们心目中有一定地位.是德高望众的人。古代许多文化艺术都来源和传承了宗教文化,并有专职的宗教人事,如回族阿匐和彝族的毕莫,维吾尔族的阿訇,都是由某一个人来担任。毕莫和阿訇是宗教的职称,他们都掌握和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怒族古老的文化、艺术的传承,在古代也只能是掌握在少数人和宗教人事手里.由少数人来完成传承和创作。
    我思考过一个问题。怒族先民阿红和维吾尔族回族的阿訇、彝族毕莫有什么关系吗?我国的维吾尔族和回族都是由西向东迁徙发展的民族。怒族也有传说他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大海边,后来由西向东迁徙到了怒江,所以怒族送魂要送到西边,怒族世代喜欢佩带海贝的饰品。怒族的语言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彝族先民传说是从怒江迁出去的。远古时期是没有国界的,人类的迁徙是很随意自由的。怒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古代民族的融合及民族文化的融合很平凡。今天我们也能体会到东西方文化在怒江民族文化中的融合,特别是怒江地区特殊的地理区位.是祖国西南门户的通道,古代人们南来北往自由迁徙是很频繁的事。从匹河岩画一些特点中,我们可以发现它和我国及我国西部地区发现的史前岩画,有一些相近和相似的地方。匹河岩画中这些相近和相似的地方,和古代东西方文明有一定的关系和联系。匹河岩画的特点,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流的,存在着渊源的关系。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就是由中华民族多源古老图象文字符号发展演变而成。匹河岩画就是古代文字起源中的一种。匹河岩画不但代表和反映了怒江地区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悠久,还说明了怒江地区是古代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走廊。同时也佐证了怒江人民为中国古老的历史文明的产生所作出的贡献。
    怒江岩画的产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在远古时期由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为低下,社会经济极为简单.人类只能在自然物质较为丰富的地区活动,获取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自然物质丰富的山川、河谷就成了早期人类活动频繁和发展的地方。怒江地区丰富的自然物质为古代人类生存和发展利用提供了保障。考古发现的大量资料也可以证明怒江地区是古代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走廊。从早期历史资料记载中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怒江,澜沧江,早期叫若水。中国古老的辕皇五帝出于若水,若水地区后来有若若部族,若若部族就是今天怒族的先民。所以说怒江两岸是怒族人民古今生存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发生过许许多多和怒族先民有关的事情和事物,由于历史的极限,缺乏历史资料的记载,今天人们都无法说清楚。但是从史籍资料中可以知道怒族先民,古代称呼为若若,古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把部族首领和部落首领叫鬼主,部族首领叫大鬼主,部落首领叫小鬼主。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都曾经是若若人活动的地方。唐朝以前滇西北部完全成了若若56部落的势力范围,北连吐蕃,南下永昌,西邻身毒,控制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出东南亚,南亚至南方各地的通道。匹河岩画中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用马和象作交通工具,能远距离的进行交往活动。有史籍资料记载,我国西南、身毒古道,三千里,说的就是这条古道。西南、有毒古道,又叫孔道。由于远古时期怒江地区人们以周边地区频繁交往,开辟了通道,后来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驿道。古代若老部落以琵琶川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琵琶川就是今天的匹河地区。唐朝时期是若若人在这一地区的鼎盛和衰退时期.唐朝时期若若人有大鬼主叫密梦匆,密梦匆帅部力阻吐番南下,保障了祖国的南对外交流通道,中国西南一身毒古道的畅通,被当时唐朝统治者封为怀化王。密梦匆还帅部北上抗击匈奴的进犯。密梦匆时期云南叛乱四起,若若各部落纷纷被派到叛乱的各地,参加平叛。琵琶川兵力空虚,吐蕃趁势南下,密梦匆难敌吐蕃,暗中和吐蕃讲和。密梦匆暗中与吐蕃讲和之事,被唐朝统治者知道,下令斩杀密梦匆以琵琶川。为了削弱若若势力,唐朝统治者同时采取分离若若人的办法,加封各小鬼主,为大鬼主。若若56部落从此各自为阵,有52部分散在怒江以外各地。一直留在怒江地区的若若人,发展成了今天的怒族。其他地区的若若人融合到了其他民族中。如彝族中有很多自称若若,或者落落的氏族。自称若若的氏族他们都有许多先民生活在大江、大海边上的传说故事。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中,怒江地区的人们经历许多的事,有很多的事,是今天我们无法知道的。就以战争而言,每朝每代都常常发生,不断的出现迁出和迁入的人们。特别是由于战争和其他原因大规模的氏族性迁移也常有的事。我们从各民族氏族传说故事中,古代的战争对这里人们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和阻碍。许多文化科技的发展由于战争而失传和中断。匹河岩画中,记录和叙述有人们当时的发明创造。匹河岩画中发明创造后来在怒江地区人们中是没有得到承续,如铜器的制造、转篷、文字、杂技等等,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有一些零星的东西在怒族中传下来了。
    怒江古代称呼为若水,今天这里叫怒江,人们依然把它称呼怒族人的地方。如傈僳族语:“怒母”就是怒族人的地方。随着古代怒族的先民在这一地区发展中的兴旺和衰弱,随之怒族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兴衰,有些东西没有能传承或者遗失.都是因为历史的极限。岩画创作就是没有得到完全传承的文化艺术,它仅是保存了零星很少的一点。
    怒族保存的是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在生产生活中都长期保存祭祀鬼神的活动。在祭祀活动的物品中常常要绘制有些图象符号加以祭祀.不同的祭祀有不同的符号,许多符号在匹河岩画中可以找到、如圆,代表的是鬼神。怒族祭祀时把这些符号绘制在篾片、木片、纸、簸箕上,祭祀之后用火烧掉。怒族传说自己古代创造有文字,文字保存在羊皮,由于战争被火烧了,怒族的文字就失落了。匹河岩画是怒族先民创造的文字,而文字只有少数人掌握。因为战争,或者其他原因掌握文字的人死了,或者离开而没有得到传承,使文字的使用在怒族中消失,只有在宗教活动中保存了少量的部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前所述,匹河岩画是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创作的,是这里生活的人们长期社会生产、生活创造的智慧结晶。怒族是这里最为古老的民族,匹河岩画和怒族先民有一定的关系。岩画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是通过人来创作的.因此岩画的创作应该有创作的目的和意义,作者需要告诉人们什么?和记录什么?每个岩画都有它产生的因素。今天我们需要了解匹河岩画,从岩画中发现古代怒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信息。了解匹河岩画,我们就必须分别对匹河岩画中存在的每个问题进行研究和考证。研究和考证匹河岩画可以从多角度去研究历史、民族、艺术、科技等,但是不论从什么角度研究,首先研究的是它的内涵。了解它的内涵.就可以知道岩画创作时间,创作目的.创作所含的科技成分,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和对外的交流、交往等等。
    匹河岩画都发现和保存于山箐当阳的岩壁上,依山近水。我认为匹河岩画不完全是同一时期创作的。各个岩画随着产生的历史时间的不同风格、技艺、内容都有差异。创作时间较早的岩画,表现的风格、技艺、内容简单,内涵也少。创作时间越晚的岩画风格、技艺复杂,内容丰富,内涵较深。同时岩画的差异是由于作者所处的当时社会经济和科技及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决定的。匹河岩画各点中也有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有承上启下的关系.晚期的岩画承续早期的风格、技艺,内涵是在早期的基础上科学的发展,是随着这一地区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进步发展,岩画的风格,技艺、内容也在提高和丰富,在变化。
    吴符洞穴岩画是匹河岩画中产生的历史时间较早的岩画,既有人类社会早期文化岩画艺术特点和特征。特点就是风格技艺、内容原始简单,绘制的图象粗旷幼稚。特征就是内涵完全带有史前时期的特点。风格,技艺、手法和国内、国外发现的同一时期的岩画相同和相似。吴符洞穴岩画绘制吴符洞穴的外壁和洞穴内顶部,是用红色颜料绘制的单一图象记事。手法粗旷原始,是用简单的粗线条勾画自然事物的轮廓,共15个图象。其中有12个绘制在洞穴外壁上,画的是太阳、洞穴、山川、雷雨、月亮、鸟、鱼、植物等自然物质。洞穴内顶部的图象由于长期人类活动的破坏,被烟火干扰看不清楚。
    吴符洞穴岩画完全属于史前原始岩画,是史前时期活动在这一地区的人创作的。作者长期生活、生产在这一地区,通过对自然世界长期观察和感受,发现和认识到自然物质都是有规律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又有密切的关系,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因此对这些事物印象深刻。通过长期印象思维的反映,作者就采用岩画这种方式把它记录了下来。在吴符洞穴岩画外壁上的12个图象中有5个有差异的太阳,用圆和射线来表现太阳和太阳的光芒.射线长短和多少来表现太阳日照强度。吴符洞穴岩画中5个太阳代表的是不同时间差出现的太阳形状,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5个时差太阳的变化。可见作者对太阳的变化观察的是十分的细致,绘制的是如此的认真,对太阳的重视,太阳和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太阳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十分重要,给人类带来温暖,给自然世界带来光明,万物带来生机。古代人们完全是随日而起,随日而息。吴符洞穴岩画绘制有人居住的洞穴.表现的是当时洞穴是人们最安全舒适的居所,岩画中的山川,说明当时人们比较了解自己长期生活的地方,周围的地理环境,是连绵起伏的山川峡谷。人们劳作于河谷,山脊之间。岩画中的雷雨图象.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一年中季节变化,雷雨存在的恐惧和不理解。吴符洞穴岩画绘制的鸟、鱼、植物都是当时人们获取的生活物质。这些动植物图象,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人们以采集,狩猎,渔业生产方式为主。这种生产方式在怒江地区的少数民族中长期保存,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于逐步改变。吴符洞穴岩画在排列上作者也有一定的思考安排,太阳在前月亮在后,都绘制在外壁的最高处,动植物绘制在低处,也有高低之分。
    吴符洞穴岩画用单一临摹事物图象的符号写实记事.每个图象表现的是一种事物,代表特定的含义,虽然图象符号,只是粗犷的按印象临摹了事物的轮廓,却达到了作者需要记录事物的目的。它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反映了一个完整的内容。内容虽然不如文字一样具有一目了然的可读性,但是具有一定的直观形象可读性。中国文字早期就来源于事物图象符号,字中有画,画中有宇。因此吴符洞穴岩画实际就是古老文字,虽然只有十多个图象.从整体上,读图可识意,可以发现它已经完整的记录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
    腊斯低岩画比吴符洞穴岩画创作的时间晚,内容比吴符洞穴岩画丰富,手法比吴符洞穴岩画复杂,技艺比吴符洞穴岩画成熟,内涵比吴符洞穴岩画多的多.具有文明时期岩画的风格。腊斯低岩画是用文字和图象符号来组合记事和叙事。布局和排列上都有一定的规律岩画呈黑色,是用木炭和脂肪混合成颜料绘制。腊斯低岩画是按事物分类叙事.按所记录事情的时间发展先后叙事,由三百多个图象符号和文字组合成。单一的图象符号中有以圆的符号最多,其次是相似X图象符号。相似X图象符号,一般都解释代有转的意思。腊斯低岩画记录和叙述的是当时人们认识的自然世界的有些现象和人们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科技的创造发明等等。按照怒族的传说圆是代表鬼神,小圆是一般的鬼,大圆较大的鬼,密集的圆是天鬼。怒族传说的大鬼,实际就是星辰。在腊斯低岩画中密集的圆记录的是当时人们认识的天文现象。怒族保存有口碑传续的自然历法,并按照自然历法来安排生产、生活。腊斯低岩画中的太阳和吴符洞穴岩画中及怒江地区其他点的太阳图像十分相似。腊斯低岩画中还绘制了天上出现两个太阳的日食特殊现象.与两个太阳组合的是龙上天的图传说象。龙的传说故事在中华民族中很多,中华民族传说就是龙的传人。怒江地区出现的龙,说明古代这里的人们就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彝族的传说中,在怒江上古代有九龙传人的故事、彝族的祖先就是九龙传人的后代。腊斯低岩画的第一、二部分是完全由圆组成.记录的应该是传说中的各种鬼神。第三部分是组合图象和文字,是叙事,图案分十五个,第一个是密集圆、几何图形和文字组成。从图案表现的情况可以分析为叙述的是当时人们夜晚活动在自然世
界中的事情和表现夜晚的事物,明月夜晚有人活动在山林中和岩壁之下。第二个图案绘制兽顶火炬、洞穴中骑马人进入的人扛有武器并回头昂视洞外,洞外有一人摔倒,一人低头跪地,洞壁上还有古老五个文字。洞穴下边绘制有米字形和鼎的图象。整体分析图案,反映和表现的是氏族战争,胜者为王。记录氏族的某一重大事件和氏族的势力范闻,反映了当时人们已经使用了金属制造的武器,所以氏族势力十分强大。当时这里的人们己经能够建造舒适的房屋。第三个图案绘制的是制陶和使用陶器煮食物的各过程。怒族制陶器和编制技能,在怒江地区古代一直很有名,这些技能一直承传下来。第四个图案是古文字和图象符号组合,表现的是金属武器的来源。怒江地区收集的铜器武器中有新时期的,也有商周以后的红铜和合金青铜器。铜器武器在怒江地区古代历史文化发展中是有一定的连续性,这说明了古代这一地区生产力水平发展是较先进的。科技进步较周边地区较快。历史史籍有记载,这一地区和周边的战争多是盐铁争夺的战争。第五个图案是文字,叙述氏族的繁荣和强大,人们生活的舒畅。男人狩猎,女人编制,也能参加狩猎采集,人们生活在歌舞之中。第六个图案是江河图象符号。表现的是人们生活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有江河。第七个图案是几个几何形图象和圆组成,图案根据东巴经专家的解释,表现的是氏族部落的分布。这些氏族部落有母系氏族部落和父系氏族部落。第八个是古老文字组合,叙述的是当时出现了三个势力强人的王。第九个图案完全由图象符号组成,由X图象符号和七孔半圆组成,表现的是当时到处战争,就象野兽一样要把人们吃掉,氏族常常要参与出现的战争、第十个陶案,是组合图象和古老文字组成.表现的是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灾难都发生了,具有神灵和神力的首领,人们到处要和鬼势力斗争。图案叙述的是氏族部落的战争。第十一、十二个图案是古老文字和图形符号组合,是讲氏族部落连连出现的战争。第十二个图案叙述了这次战争使这里氏族受到了重大损失。一个势力强人入侵.把人们的房子全毁了,人们流离失所。第十三图案,用组合图象和古老文字绘制,组合图象为人们性生活图象,表现的是氏族部落的复兴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灾难.使氏族部落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过去后,氏族又慢慢的繁衍和发展。第十四个图案,绘制的是组合图象和古老文字是人骑在有转篷的马上,两手分别按住马的前后部,马用力昂头叫,生殖器斜射向前。再一个图象是两人重叠倒立在大象背上.下边的人两手分别按在前后部两脚分开,上二边的人两脚分开,生殖器朝上。还有一个图象是人骑在大象上沿江而下.人象后还跟着一条狗,图案表现的是氏族复兴后更加的发展和强大,文化科技的提高和发展,社会交往的扩大,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出现了高难度的艺术杂技表演。第十五图案,是组合图象和单一图象绘制,图案中绘制了人们使用照明.天上出现两个太阳,一条雄性的龙,其中一个朝太阳飞去,.作者表现的是日、月同出现在上空的自然现象。作者把月当成了太阳,把当时天空出现的云雾当成了龙。由于对自然现象的不理解,绘制了龙驱日的图象。腊斯低岩画记录和叙述的是作者知道和人们传承的氏族历史文化发展的事物和科技应用,叙述了氏族从兴旺到衰弱,又发展兴旺的过程。从腊斯低岩画中发现他们保存有性崇拜的习俗,十分注视男性氏族的繁衍兴旺。生殖器的崇拜活动,怒族中一直保留至今天。现在怒江怒族每年末还有的地方男性要举行生殖器祭祖活动。
    匹河地区还保存有比吴符洞穴岩画和腊斯低岩画创作的时间晚的刻画岩画,都是用利器刻画在岩壁上,图象符号和古老文字与吴符洞穴岩画和腊斯低岩画创作有相似和相同的地方,只是绘制使用的工具和表现的内容不同,由于刻画的岩画保存的不完整,这里就不再分析。匹河岩画记录和叙述的许多事物是我们无法在其他地方查找到的历史资料,它是今天保存的珍贵实物历史史籍,是研究怒江地区历史、经济、文化、科技、民族等资料和依据。
    对于匹河岩画的保护和注视十分必要。岂不但属于这一地区,属于怒旅人民,还属于中华民族.世界人民。它是怒江古老人民为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形成所作的贡献。

 

腊斯底岩画

吴符岩画

阅读次数:2574
发表评论:
现在有 0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怒族的酒文化
 下一篇文章:浅谈怒族音乐舞蹈的艺术特点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