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怒族研究  >>>   怒族的科学技术简论
怒族的科学技术简论
本文由 怒族人民信息港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08/3/23 21:27:43  

怒族的科学技术简论
李绍恩


  科学技术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要受到社会诸因素的作用和制约,但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一旦产生就深入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怒族是解放前还处于前资本主义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除兰坪的怒族进入封建地主经济阶段外,其余的怒族尚处于原始社会即将解体、阶级对立还不明显的特定阶段。在人类发展的这样一个时期里,往往是只有技术而没有科学,而技术的积累和发展也是极为缓慢和十分低下的。但是,怒族毕竟还是在前进着,毕竟已经掌握了某些技术,并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逐步认识自然界,增长自然知识。可以说,他们的第一项生产工具的新发明,劳动资料的新发现,加工工艺的新创造,都与胚胎状态的自然科学知识分不开。某种新技术的有效地运用,客观上就表明它符合一定的科学规律只是这规律还尚未被人们完全揭示而已。由此看来,解放前怒族的科学技术只能是原始科技与古代科技的结合性科技,且原始科技的成分占的比重要大得多。解放后,怒族社会已发生跨世纪的飞跃.祖国内地的科技知识在怒族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应当说怒族的科技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环境等诸方面的局限,目前怒族地区的科技水平还是原始科技+古代科技+现代科技三位一体的科技状态.且前二者还占优势,现代科技只是在极个别的领域里发挥作用。在整个社会的发展处于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与内地民族相比,它仍带有突出的滞后性。
    第一节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怒族先民为了生存和发展,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需要,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学会制造和改进工具.以便同周围的自然界进行顽强的斗争。于是适应人类自身生存的发展的科学技术便产生了。原始科技一代更新一代的不断发展,便形成了怒族解放前的原始科技与古代科技相结合的二位一体的科技整体。经调查,其内容可归纳为以下6类24种:
一、植物栽培技术
(一)农作物的栽种技术
    主要的农作物,如包谷、稻谷、小麦、高粱、养子、大麦、小米以及各种瓜豆。解放前怒族地区都已普遍种植,但农具简陋f仍有一定比例的木质农具),农具种类不全(兰坪怒族中农具种类稍多,有板锄、条锄、犁、钯、刀、斧、木棍等;碧江、福贡、贡山等地怒族中
则仅有刀、棍、锄,个别地方也有犁),耕作粗放,最普遍的技术便是“刀耕火种”。又由于对农作物的生理特性尚未全面掌握.所以往往难以准确地把握农事节令,故产量甚低.一年的农事劳动的收获往往足够安排7个月左右的生活。不足部分靠渔猎、采集来补充。这便成为迄今怒族地方渔猎技术较普遍,保存较完整且普及较广的主要原因。农耕技术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4点:
    l、陡坡地耕作技术
    在总结怒族的农作物耕作技术时.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陡坡地耕作技术”。因地理环境的原因.怒族的土地绝大部分.其坡度在25。。60。之间.在这种条件下从事农耕,既要能保持水土而又要获得收成,这是摆在怒族及其先民们面前的大难题——也可以说是一个大的“科研”课题.通过千百年的实践,人们已较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即是:
    (1)自上而下点种法。在怒族地方人们随处可见这种“自上而下点种”包谷的方法。按常规从下至上的种植法在陡坡地上是不适应的。原因有二:只有自上而下点种.就能尽可能地保持水土、减少流失:只有自上而下点种,才能使已经覆盖的种子露出地面.保证其出苗率。
    (2)木棒点种法。这是怒江地区,也是怒族地区最具特点的包谷种法。过去.内地学者不加分析的说这种“木棒点种法”是原始落后耕作法,说其原始.这一点也不假,但原始并非落后。在坡地,尤其是陡坡地栽种包谷.直至今日,这种方法还有生命力的。只有陡坡地耕作这种方式存在,木棒点种法就不会过时。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水土流失f其当地面接
触范围作用力小,对周围震动不大),出苗率普遍较高。
    点种棒用一根120厘米长、直径约2.5厘米的木棒一头削尖而成,取材和制作都十分简便。点种一般由妇女承担。妇女们在陡坡地点种技术十分娴熟,既快又好,插洞l米之外而又快速准确地将既定的包谷籽投入洞穴之内,这没有长久的实践经验是难以掌握的。
    2、播种术
    这是一种少数人才能掌握的技术。在一块三五亩大的旱地里播撒小麦、高粱、养子或豆类,有经验的撒种人只需五十来分钟即可完成。等到出苗时就可以发现种子撒得无比均匀、厚薄一致,已达到无可挑剔的程度,真令人叫绝。
    3、地间留林带术
    每块陡坡地的左右、上下都留有一块小林带,不知情的人也许会认为这里的人不会充分利用有限的可耕面积。其实,这也是人们通过千百年的实践探索后取得的经验结晶。在陡坡地上从事农作物种植,若各块地间不留有小林带.就极易遭受洪涝灾害,稍有刮风下雨.庄稼不是被风吹倒就是被洪水冲刷得一干二净。由此看来,陡坡地之间留下小片林带,这是山地耕作中具有十分科学成效之举。
  4、间种、套种术
  怒族人种地.往往“多管齐下”一块地里同时下种包谷、高粱、豆子和南瓜、黄瓜等。这种间种、套种技术在怒族地区古已有之,如今仍然继续沿用。这种方法的优越性一是满足了人们饮食的各种需要,二是尽可能多地利用了土地及其地力。
  (二)果木栽培技术
  解放前。怒族地区已普遍种植有核桃、漆树、棕树、桃树、梨树、石榴、柿子等果木品种,初步掌握了一些果木嫁接技术,较著名的是割漆技术,这是一种周围民族不可轻易掌握的技术。其次.怒族地区还普遍掌握了榨油技术。正是如此,怒族的核桃油和漆蜡(也叫漆油)也是颇有名气的。
    二、渔猎技术
    (一)捕鱼技术
    怒族人世代生息的澜沧江和怒江沿岸。周围又多溪流.捕鱼作为人们获取物质资料的辅助活动之
一.已有久远的历史。怒族地区捕鱼的手段主要有如下几种:
    1、夹网
    夹网约有6尺见方,鱼网两侧用绳分别系于两根竹竿,两根竹竿中间靠柄一端系上一条带子,挂于捕鱼者之颈部,带子长度齐腰,双手分别握于左右两侧之竿,竿之外端分别夹于两臂,将网戳入水中,夹而举之。正所谓“四角方方落入水中,双手一举眼泪汪汪”。指的是夹网捕鱼的方法。这种方法只宜于小河流或河岸浅水处,捕捉小鱼。
    2、栏网
  栏网,兰坪怒族称为“五咪倒”。鱼网呈长方形,大小不等,长方的一侧用绳子系于竹竿或木杆,撑入江中,将网置于鱼的出入去路.木杆另端固定于岸,鱼触网挣扎,因网附于身而无法挣脱.便捕得鱼。
    3、鱼罾
    鱼罾,兰坪怒族称为“五争”。这是一种固定式捕鱼工具。方法是栽4棵桩,两桩在江岸
水中,两桩在岸上。上部固定两根横梁,再跨一根大轴于横梁,在大轴上扎以脚轮盘.盘上扎一长杆如吊车之臂网具系于长臂。臂尖拉一长绳到岸(以助长臂升降),长杆的外端(靠岸边一端),还拴上几截较重的木头,以减轻升网时的重量。鱼网形如吊斗浸人水中。起网时,脚踏轮盘,手拉长绳,则长臂上升.鱼网现出。若网中有鱼,则划动“猪槽船”捕捉,尔后又将鱼网放入水中。这种方法,一般的江水湍急处的静水湾捕捉。捕捉季节是清明节前夕至端阳节左右。
  建国后,捕鱼仍沿用传统方法。但仅作为副业.无专业渔民。除上述几种捕鱼手段外,另有铁床、吸桶等捕鱼法。70年代以后麻线网逐渐被尼龙网所代替。这种网轻巧耐用,无需晒网,实属理想的网具。
  (二)狩猎技术
  1、狩猎工具
  怒族的狩猎工具有大弩f也叫弦弩,射程在百米之外)、中弩(射中等走兽)、小弩(射鸟类)、火药枪、长刀、木柄铁叉、木柄铁矛、麻绳网、各式扣子、黑头毒箭、白头毒箭(剧毒,俗称:射中野兽,五步封喉)、铁头毒箭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怒族弦弩和毒箭。
2、猎术
  (1)设置暗弩毒箭术。具体做法是:挑选一张最强弩弓,在荫蔽处,紧绑固定于兽道一边的几棵小树上,拈弩,再用一根轻而坚韧耐用(约细铁丝粗)的麻绳系于弩扳机,绳之另一端系于对面兽道旁的一棵树桩上,使绳索成直线,尔后在弩弓的箭槽上搭一支铁头毒箭。野兽一时触绊绳索,便拉脱扳机。箭发后,十八之九皆可命中。此术的猎取的对象是惯于夜间活动觅食的虎、豹、野猫、豺、狼等。
    (2)布网套猎术。将麻精细加工,搓扭成指头般粗的绳索,再用绳索编网,网长约50公尺.宽者约5公尺。网横布于荫蔽而野兽必经之道口的两个虚桩上。野兽在猎人与猎狗的追逐之下,失魂落魄的触碰网而被裹捆,猎人垂手可得。此述之猎取对象是鹿、麂、獐、羚羊、岩羊等。
    (3)地皮插矛,高处吊饵术。动物腐尸缚吊在大树枝丫上。专猎冬眠苏醒后急于四处觅食的各种熊。腐尸之下的地皮上埋置为四五十根坚硬而锐利的竹矛,当老熊使出浑身解术撕拉腐尸时,失去重长而坠入矛丛中。重者就地断气。轻者几十米或几里外即可寻得。    .
    (4)狗猎术。怒族人精于驯养猎狗。怒簇人驯养的猎狗,嗅觉、听觉极敏锐,可窥视10里开外之野物,且其奔驰神速,能赶超走兽,胆大、性猛而暴烈,一见兽迹,追逐不舍。俗话说:一只好猎狗,能顶百猎手;一只好猎狗,百金也不售。直至本世纪50年代末,一个大的怒族寨子里,都有四五个有名的猎手,每个猎手往往蓄有三四只好猎狗。有了这么几位猎
手,这么多的猎狗,则被视作是全村人的希望和寄托。
    除以上这些猎术外,怒族地区还采用“高暗井猎取术”、“绳扣猎取术”、“沾猎术”(即用寄生草熬膏后制成的胶状沾剂,主要是猎取飞禽类)等。从这些狩猎活动中,已经看出怒族人已初步揭示了动物的某些活动规律和心理特性,可谓是动物学的萌芽。
    三、居家建筑技术
    怒族人的居家是别具一格的,俗称“千脚落地”房。说其千脚不免有些夸张.但几十只脚落地是一点不假。应当说,这是怒族于陡坡地造房技术的重大发明,是智慧与技术的结晶。人们可以试想,怒族地区多为坡地,类似球场般大的平地十分难寻。在这种环境建房,若建筑材料过重,地面承受的压力大,地皮可能下滑;若建筑材料过轻,这里雨大风大.难免被
风卷走。据说怒族先民受到许多昆虫(软体动物)行于壁风刮而不坠是因其足多体轻的启示,也就是建造出了“千脚落地”房。具体做法是:坡面深埋几十根木桩,视其坡度,坡度越大,木桩露出地面也越高,坡度越小,木桩出地则越短,以平面作为所有木桩的水平依据,在平齐木桩之上直接铺垫约6.5米长、0.4米~0.6米宽,0.08米厚的松木长料板,稳当后,在此基础上做房盖顶画顶(草顶、板顶)等。这种房子因其对地面压力不大(怒族建房极少用石脚),且房脚深埋人地下,刮风下雨皆安然无恙。外地人看了.无不交口称誉。
    四、日常用具制造术
    (一)农具
    解放前夕,怒族人自制的农具主要有木锄、木扒、木耙、连杆、铁犁、铁制小板锄、点种棒、柜斗等。
    (二)灶具
    解放前夕,怒族人自制的灶具是木碗、木勺、木棒、草或竹编、木板、锅盖等..
    (三)日常生活用具
    怒族人自制的日常生活用具有竹篮、竹筐、竹编饭盒、背板、木制点水缸、蓄水木槽、背水木桶、木碓、木臼窝、木柜、木凳、篾制梳子、草编或篾编雨帽、木升、木锁、木钥匙、石磨等,
    五、编织、缝纠技术
    (一)篾编技术
    怒族人的篾编技术是一种绝活,这一点与古人,老人相比.完全可以说“今不如昔”了。解放前怒族民间编制的篾簸箕盛水不漏;雨天下地干活,只要戴上怒族篾编帽(类草帽)和怒制蓑衣,身上也就滴水不进。较著名的族篾编产品有草帽、锅盖、簸箕、筛子、饭盒、微型背箩、面箩、转扇等。
    (二)纺织技术
    解放前.怒族的纺织原料以人工种植为主。其主要纺织原料是大麻.即由野生火麻驯化而来的人工栽培种。一般每家都有大麻地,将大麻种于房前屋后的好地里。还施以肥料。种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怒族纺纱,主要是使用手纺车,手纺车的制作并不复杂,如原碧江县托克扒村的手纺车,中间以一根木棍为轴,两边各用六根小木棍以轴端为端圆心交叉绑成,地上随便竖两根树又为支架即可。怒族织布,主要使用腰织机。腰织机以兰坪兔峨怒族制作的为最典型,其主要部件是卷布轴、卷经轴、分经棍、打纬刀和提综、绞棍等i卷布轴是两根边长约2厘米,长约45厘米。50厘米的四方木棍。其他部件长度亦与此相同。使用时,用一块两端有绳的牛皮皮辐兜住腰部,用绳把卷布轴两端绑上,使它固定于腹前。卷经轴是一根小竹棍,使用时蹬在织者两足以下。分经棍用一根粗竹筒做成,其作用是把经线按奇数和偶数分开,使经纱分作上下两层,即面经和底经.形成一道织口。打纬刀是块窄木板或竹片,其作用是扩大织口和拍紧纬线。怒族著名的纺织产品有怒族小跨包(这是一种工艺品,迄今仍受人青睐)、提花麻布毯、棉线毯、怒“龙口麻布袋”、对襟衣等。
    (三)缝纫技术
    在怒族的缝纫产品中.最好的是蓑衣,解放前就远销到兰坪、泸水、维西、保山以及缅甸等。此外,并无著名的缝制产品。
    六、制陶及打制铁器技术
    (一)制陶术
    l、加车陶
    原碧江县的加车村是截止解放前夕我国少数民族中原始制陶术保留最完好的村寨之一.“加车”是傈傈语,意为制造土锅的村寨,陔村原有15户会制造土锅。制造土锅的原料就地挖取,他们还不懂得存陶上中加入羼合料,也不懂得区分不同的器皿使用不同的陶土,但他们在实践中已懂得选择适宜的泥土作土锅。离村一里外的一个小山坳上.是他们取陶土的地方,据说只有这里的土才能制土锅。陶土取回后,倒存木槽上,两边堵上,放水泡土.待陶土把水汲干后,用木秆舂烂,捡去小石头和砂子.再放置一段时间,在这期间,要注意观察,并常常稍加些水,翻动均匀,不使陶土干裂.、然后把陶土放存木板上,用木刀砍,继续捡去石头、砂子..经反复加工后.陶土终于粘结成…,可以揉压成各种形状,可以托长而不致断裂,这种陶土即可供制上锅之用。接着.就开始制作陶坯。加车村陶工们捏制陶器的技术是相当精巧的。加车村烧制陶器的方法也是比较进步的。在烧制过程中已有覆盖物了..他们烧陶的覆盖物和燃料是松树皮,据说别的树皮不行。每烧10个土锅大约要两背筐的松树皮。烧陶场所就在屋前或田问一角,四周用石头或树干围好,内膛只有一米见方。、把陶坯放在里面一排排垒好,陶坯之间隔着松树皮.放好一层陶坯覆盖上一层松树皮,这样一层层往上码.最后用松树皮盖严,然后点火燃烧..一般烧5个小时即成、,加乍村的土锅不上釉,但色泽较光亮.这与他们以松树皮作燃料有关。解放前,加牟村烧制的土锅还销到兰坪、维西、福贡、泸水、云龙以及缅甸等地。
    2、龙普陶
    加车怒族的制陶工艺解放后已逐渐成为古迹,但西藏境内龙普村的怒族的制陶术至今仍经久不衰.周围的藏族和怒族群众,不顾七八天路程之遥,常来换取。龙普村怒族所制陶器种类繁多,似乎所有灶具、食具、盛器,家庭的各种用具都由它组成。如大的有储粮缸、背水桶、储水缸、煮饭锅、烧水缸、酥油茶壶、灯盏、香炉、小酒杯、盛饭碗、储盐钵等。这些陶制品还配套成各种系列产品,如熬酒用具有发酵缸、大瓶子、冷水锅、接酒器、储酒缸、酒杯、酒瓶等。这些陶制品其外观精美,做T考究,是继加车村怒族陶器之后的怒族名特产品。
    (二)打制铁器的技术
    解放前,怒族人自己打制的铁器甚少,主要的产品是怒锄.怒语称“总卡”。这种锄头长约12公分,宽约7公分。打制铁锄的铁不是自己冶炼,而是从兰坪等地换进的各式锄头根据需要进行锻造。于是,部分怒族寨子中有季节性的铁匠,铁匠有自制的风箱和几种(不齐全)打制铁器所需的工具。此外,怒族地区也已普遍掌握了加丁铁犁头的技术。
    除上述这六类外,怒族民间还有一些颇具特色的烹调技术、制作乐器的技术、淘取沙金的技术、制造洗涤用品的技术、制造船、筏、桥、溜技术、酿酒技
术等,在此不作一一详述。
    怒族的上述各种技术。仍带有典型的原始古老的特征,但我们从中也已看到他们已积累和揭示了一些萌芽状态的动物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环境学、物候学、营养学、医理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怒族社会已发生了跨世纪的飞跃.国家重视建设,开发怒族居住地区,组织内地的各类科技人员派往怒族地区T作;在怒族地区开办了小学、中学.输送怒族学生到祖国内地的各级各类学校深造。目前.怒族已有了本民族的各类科技人才:怒族民间也大量吸收、引进了生产、生活方面的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怒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目前,怒族人民已逐渐告别贫困.向着小康奋进。
  第二节科技成就与影响
  怒族的科技成就与影响就其对祖国文化发展的贡献和对各兄弟民族产生的影响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怒族迄今还保留着某些原始占老的科学技术.在其他一些民族中早已成为古籍而不复存在,故它对于研究祖国科技发展史,具有“活化石”的作用。
    第二,怒族群众积千百年之经验创造的陡坡地耕作技术“木棒点种法”、“独牛耕地法”和干热地带耕作技术“垒石于根保潮防晒法”迄今仍不失其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山地和干热河谷地带从事农耕的宝贵的经验。
    第三.“T脚落地”的房屋建筑形式是我国房屋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只要人类还需要在
坡地上居住和建造房屋,“下脚落地”技术是人们的最佳选择,直至今日,它仍放射“{灿烂光辉。
    第四.怒族的名特产品有挎包“厌摆”、怒毯、篾帽、蓑衣、藤篾编微型背箩、陶
器、怒扇(即转扇),转扇与内地产的折扇、团扇、蒲扇不但构造不同,就连使用的方法也不同,使用效果可以说比其他扇种还好,其制作之精细、工艺之精湛,在同类产品中所属罕见,直至今日,仍倍受其他兄弟民族青睐,是极富竞争优势的,值得开发推广的产品。
    第五,怒族所居住的自然环境恶劣,物质生活清苦,但在下百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积累r许多易于操作的烹饪技术,创造了许多美食佳酿。怒族的“荞饭鸡肉汤”、“漆油炖鸡”、“霞拉”、“肉酒”、“石板粑粑”等.是滋补疗疾的美味佳肴。怒制的杵酒、浊酒、古都酒更是遐迩闻名的佳酿。怒族人民创制的这些美食佳酿.倍受外地商客赞誉,到了怒江而不品尝怒家的美食佳酿,该是何等的遗憾。,
    任何科学技术也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后来的东西是先前传统的东西的延伸和发展。今日的科学技术是昔日的科学技术的否定和继承.是昔日科学技术的延伸和发展。中国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互相借鉴、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文化发展道路。
    第三节著名科学家与贡献
    因怒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对历史上的诸多发明与创造缺乏文字记载,某些发明、创造的祖师是谁,因民间少有流传,故无从查考。但在多数情况下,民间的种种发明、创造,往往是共同劳动经验的结晶,是集体创作的杰作。这一点则是毋庸置疑的。
    当今存科技界工作的怒族知名学者有:
    李平均,男,云南省兰坪县人,现年52岁,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冶金系,发表过大量冶金学方面的著述,现任云锡工程师、云南锡业公司外经处副处长。
    关英志,男,云南省福贡县人,现年40岁,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现任福贡县农牧局农艺师,被人们誉为“制种能手”,其事迹在《云南日报》,1992年10月19日第3版上报道过。

阅读次数:2194
发表评论:
现在有 0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福贡县怒族学会会议纪要
 下一篇文章:关于组建学会办公室等内设机构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